产品列表 / products
在三轴电磁振动台开展手机主板、车载雷达等样品的抗振测试时,常需根据测试方案切换 X/Y/Z 轴(如从 X 轴运输振动切换至 Z 轴跌落模拟)。此时操作是否需要先停止振动,并非单纯的流程问题,而是由三轴电磁振动台的驱动原理、测试模式及样品特性共同决定 —— 直接切换可能导致设备损伤或数据失真,先停止再切换虽更安全,但部分场景下可通过设备技术设计实现 “动态切换"。结合广皓天三轴电磁振动台的应用实践,需按 “模式适配" 原则制定操作规范,确保兼顾效率与安全性。

从设备驱动原理看,三轴电磁振动台的 X/Y/Z 轴依赖独立电磁驱动单元(每轴配备专属励磁线圈与动圈组件),切换轴本质是调整各驱动单元的功率输出与相位协同。若在 “分时振动模式"(单轴单独运行)下直接切换轴,会导致未运行轴的驱动单元突然加载负载 —— 例如原 X 轴以 100m/s² 加速度运行时,直接切换至 Y 轴,Y 轴驱动单元需瞬间从 “零负载" 跃升至匹配样品重量的负载,可能引发功率波动超 30%,长期如此会加速电磁线圈老化,甚至导致三轴电磁振动台的动态平衡系统失效(如台面水平度偏差超 0.1mm/m)。因此,广皓天三轴电磁振动台在分时模式下,强制设置 “先停振再切换" 逻辑:振动停止后,设备自动检测各轴负载状态(如样品重量适配性),确认无误后才能启动新轴振动,避免驱动单元冲击损伤。

仅有一种特殊场景可支持 “直接切换":配备 “动态轴切换保护系统" 的三轴电磁振动台在 “同步振动模式" 下的轴权重调整。例如广皓天部分机型,支持在 XYZ 三轴同步振动时,直接调整某一轴的振动能量占比(如从 X 轴 40%、Z 轴 30% 切换为 X 轴 30%、Z 轴 40%)——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独立相位过渡控制算法,让待调整轴的驱动功率缓慢变化(每秒波动不超 5%),同时其他轴功率同步补偿,确保总负载稳定(波动≤±2%),且样品受力无突变。但这种 “直接切换"轴权重调整",并非切换至单一新轴,且需满足样品耐受度(如金属材质样品可承受,塑料样品仍建议先停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