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在半导体芯片可靠性测试体系中,高频电磁振动台作为核心装备,需模拟芯片从生产、运输到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振动环境。而 “全温域适配" 作为关键技术指标,并非额外要求,而是保障测试数据有效性、贴合芯片实际工况的核心前提,其必要性可从芯片应用场景、测试准确性及设备性能稳定性三方面深度解析。
从半导体芯片的实际应用场景来看,全温域适配是模拟真实环境的基础。无论是车规级芯片需耐受 - 40℃~125℃的车载温差,还是工业级芯片面临 - 20℃~85℃的工况波动,亦或是航空航天级芯片遭遇 - 55℃~150℃的宽温挑战,芯片在服役过程中始终处于温度动态变化状态。高频电磁振动台若仅能在常温下运行,无法复现 “低温冷启动振动"“高温持续振动" 等复合场景,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应用脱节。例如,车规芯片在 - 30℃低温环境下,封装材料会因热胀冷缩产生脆性变化,此时叠加 2000Hz 高频振动,极易出现引脚断裂隐患,若高频电磁振动台缺乏低温适配能力,这类潜在风险将无法被检出。
从测试准确性角度分析,温度变化直接影响高频电磁振动台的测试精度与芯片性能表现。一方面,高频电磁振动台的核心部件如永磁体、激振线圈受温度影响显著:温度每波动 10℃,永磁体磁通量可能变化 2%~3%,导致振动加速度输出偏差超 5%,而全温域适配技术通过内置温度补偿模块,可实时校准磁路参数,将加速度波动控制在 ±1% 以内。另一方面,芯片自身的电学性能随温度变化明显,如低温下芯片内阻增大、高温下漏电电流上升,若高频电磁振动台无法同步控制温度,仅单独测试振动可靠性,将无法准确评估 “温度 - 振动" 耦合作用下的芯片失效风险,可能导致合格芯片误判或不良芯片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