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天设备 “双线交付”:新能源车企订单与高校科研定制款高低温箱同日启程
点击次数:9 更新时间:2025-07-10
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厂区内,两辆满载设备的物流车同时启程 —— 一辆驶向长三角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运送 20 台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另一辆奔赴华北某知高校,交付 3 台为材料实验室定制的特种温变测试设备。这场 “双线交付",既体现了企业在工业量产领域的供应能力,也彰显了其在科研定制领域的技术实力。

发往新能源车企的批次设备,是针对动力电池包测试的专用机型。设备采用双压缩机复叠制冷系统,可在 - 60℃至 120℃范围内实现快速温变,每小时能完成 4 次从低温到高温的循环测试,匹配车企 “24 小时不间断验证" 的产能需求。“这批设备要配合客户新车型电池生产线的调试进度,比合同约定提前了 5 天交付。" 项目经理介绍,为满足车企对测试数据精度的严苛要求,每台设备出厂前都经过 72 小时连续运行校验,温度波动控制在 ±0.3℃以内,较行业标准提升 40%。
另一路发往高校的定制款设备则展现了 “专精特" 特性。针对材料科研中 “微纳尺度温度场模拟" 需求,研发团队创新设计了嵌套式测试舱,在 0.5 立方米空间内实现 ±0.1℃的梯度温控,还集成了高精度红外测温模块,可同步记录样品表面温度分布。“高校要求设备能模拟月球表面的温差环境,我们专门开发了低气压协同控温系统,这在国内同类设备中属于。" 技术负责人展示的测试报告显示,该设备在 - 196℃至 150℃区间的控温响应速度达到国际水平。


为实现同日交付,广皓天启动了 “双轨生产" 机制。针对车企标准化订单,通过模块化生产提升效率,将装配周期压缩至 12 天;高校定制设备则启用 “研发 - 生产" 协同小组,20 名工程师轮班攻关,仅用 45 天就完成从方案设计到成品验收的全流程,较常规定制周期缩短 30%。
交付前的终检环节,质检团队采用 “交叉验证" 模式:车企设备由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场认证,科研设备则邀请高校教授全程参与验收。当两组设备的最终检测报告同时显示 “合格" 时,车间里响起自发的掌声 —— 这背后是生产团队连续三周的加班加点,以及技术人员针对高校提出的 17 项修改意见进行的多轮优化。
“工业量产设备考验的是稳定性与交付速度,科研定制设备比拼的是技术突破与细节打磨。" 广皓天总经理在发车仪式上表示,今年以来企业已完成 12 次类似的 “双线交付",新能源与科研领域的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 58% 和 72%。
上午 9 时,两辆物流车同时驶出厂区,车身上 “精准模拟环境" 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它们承载的不仅是精密设备,更是广皓天在制造与科研服务领域同步发力的发展蓝图,为不同领域的创新突破提供着关键测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