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方向协同指 X、Y、Z 三轴振动在相位、频率、振幅上的精准匹配能力,核心指标包括轴间垂直度偏差(需≤0.05°)、相位同步精度(≤0.1ms)以及耦合干扰率(≤1%)。例如模拟汽车过减速带时,车身同时承受垂直方向的冲击(Z 轴)与水平方向的摩擦振动(X 轴),两轴振动的相位差若超过 5°,就会偏离真实受力状态,导致测试数据失真。某实验显示,方向协同误差超过 2% 时,电子元件的疲劳寿命测试结果会产生 30% 以上的偏差。
单一方向的高强度振动(如 Z 轴 50g 加速度)无法模拟产品实际承受的多向力叠加效应。手机跌落测试中,屏幕不仅受垂直冲击(Z 轴),还会因机身旋转产生水平方向的剪切力(X/Y 轴),这种复合力会导致屏幕与中框的焊点在远低于单轴测试的力度下断裂。数据表明,仅 78% 的产品失效源于单一方向的强振动,而 22% 的致命缺陷仅在多向协同振动中才会暴露。
实现高精度方向协同需突破三重技术壁垒:机械结构上,三轴驱动系统的安装误差需控制在 0.01mm 以内,传统螺栓固定方式难以满足;控制算法方面,需实时解算多轴振动的耦合方程,在 1000Hz 频率下,每毫秒需完成 2000 次运算;传感器布局上,需在台面布置不少于 9 个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才能精准捕捉各点的方向偏差。某国产设备通过磁悬浮导向技术,将轴间干扰率从 3% 降至 0.8%,成功复现了航天器分离时的复杂振动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