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环境预处理:从源头降低锈蚀风险 湿度控制:在电磁振动实验台周边 1.5 米范围内加装工业除湿机,设定目标湿度≤60%(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每日记录湿度数据,若连续 4 小时湿度超 70%,需增加除湿机数量或延长运行时间;
区域隔离:用 PVC 防水围挡将电磁振动实验台与实验室其他高湿区域(如水槽、蒸汽设备)分隔,围挡底部用密封胶贴合地面,顶部加装透明防尘帘,减少潮湿空气对流;
地面防潮:在设备下方铺设防水绝缘垫(厚度≥5mm,耐温≥80℃),垫下放置硅胶干燥剂包(每平方米 2-3 包,每周更换一次),吸收地面蒸发的水汽。 
二、分部件防锈保养:聚焦核心金属部位 1. 台面防锈:强化表面防护层 ① 每周用中性金属清洁剂(pH 6-8)清洁后,涂抹一层超薄不锈钢钝化剂(如 304 专用钝化膏,膜厚≤0.02mm),静置 20 分钟后用去离子水擦净,形成氧化保护膜,降低水汽附着; ② 测试后若台面接触过含盐、含酸样品(如电池电解液),需立即用 75% 酒精擦拭,再用钝化剂补涂,避免残留电解质加速点蚀。 ① 每 3 天用中性肥皂水清洁后,喷涂铝合金专用耐湿抗氧化剂(如硅烷处理剂),形成防水膜,防止氧化膜被湿气侵蚀; ② 若发现台面出现白斑(初期锈蚀),用细砂纸(1200 目以上)轻轻打磨后,立即补涂氧化膜修复剂,避免锈蚀扩散。 2. 激振器防锈:阻断水汽侵入内部 ① 每周用干燥压缩空气(压力≤0.2MPa)吹扫激振器外壳缝隙,清除凝结水汽;每月拆卸检修盖,用无尘布蘸取防锈油(如薄层防锈脂)擦拭气隙内壁,形成油膜隔绝水汽,同时检查气隙密封件(氟橡胶材质)是否老化,若出现裂纹立即更换; ② 每次测试后,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激振器外壳温度,确保与环境温差≤5℃(温差过大易凝露),若温差超标,开启设备散热风扇持续运行 30 分钟,待温度平衡后再关机。 每月拆卸激振器电源线端子,用无水乙醇擦拭端子表面氧化层,涂抹导电防锈脂(如铜基导电膏)后重新紧固,防止端子因潮湿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引发局部发热。 3. 支撑框架与紧固件:避免结构锈蚀 三、日常维护流程:固定周期强化防锈 每日检查:开机前观察电磁振动实验台金属部件是否有水珠凝结、表面变色(如发黄、发乌),若有立即用干布擦干,并用热风枪(温度≤50℃)局部烘干;
每周深度保养:完成台面、激振器、框架的防锈处理后,记录各部件状态(如是否有新锈蚀点),同时校准除湿机湿度传感器,确保数据准确;
每月精度校准:在防锈保养后,用水平仪检测台面水平度,用千分尺测量激振器气隙均匀度(偏差≤0.05mm),若因锈蚀导致精度偏差,需调整支撑脚或更换锈蚀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