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下载 > 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箱的“湿度传感器”如何校准?
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箱的“湿度传感器”如何校准?
点击次数:19 发布时间:2025/9/27
| 提 供 商: |
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
JPG |
| 图片类型: |
JPG |
下载次数: |
0 次 |
| 资料类型: |
JPG |
浏览次数: |
19 次 |
|
| 详细介绍: |
校准前的核心准备工作 校准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箱的湿度传感器,需先做好三方面准备,避免环境与设备状态影响校准结果。其一,环境与设备预处理:将设备移至常温干燥环境(温度 20-25℃、湿度 40%-60% RH),关闭制冷与加湿系统,敞开箱门静置 4-6 小时,使试验腔与外界环境温湿度平衡,同时清除传感器表面的粉尘、凝露(用无尘布蘸取异丙醇轻轻擦拭探头),防止污染物干扰检测。其二,校准工具选型:选用符合计量标准的便携式精密湿度校准仪(精度≥±1% RH,如 FLUKE 9173),校准仪探头需提前在标准环境中预热 30 分钟,确保自身读数稳定;同时准备专用工具(如内六角扳手、绝缘手套),用于拆卸传感器防护罩(若设备配备)。其三,参数记录与备份:通过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箱的控制系统,记录当前湿度传感器的默认校准参数(如偏移量、修正系数),并备份设备当前试验程序,防止校准过程中参数丢失影响后续测试。

湿度传感器的分步校准流程 结合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箱的结构特性,湿度传感器校准需遵循 “单点校准 - 多点校准 - 参数修正" 的流程,确保覆盖设备常用湿度范围(20%-98% RH)。 单点校准(基准点校准):优先选择 50% RH 作为基准点(接近常温环境湿度,易稳定)。将校准仪探头与设备湿度传感器探头平行放置在试验腔中心位置,关闭箱门(无需启动控温加湿),静置 30 分钟后对比两者读数。若偏差≤±1% RH, 说明传感器精度正常;若偏差>±1% RH,通过设备控制系统的 “校准模式",将传感器读数修正为校准仪显示值,完成基准点校准。
多点校准(范围验证):针对设备常用的湿度区间(如低温高湿试验常用的 80% RH、低湿试验常用的 30% RH),启动设备的 “手动控湿" 功能,依次将湿度设定为 30% RH、60% RH、80% RH,每个湿度点稳定后(波动≤±0.5% RH/10 分钟),记录校准仪与传感器的读数偏差。若各点偏差均≤±2% RH,校准合格;若某点偏差超标(如 80% RH 时偏差达 ±3%),需重复修正步骤,直至所有测试点偏差符合要求。
低温环境校准验证:考虑到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箱常运行于低温环境,需额外验证低温下的传感器精度。将设备温度设定为 - 20℃,湿度设定为 60% RH(典型低温高湿工况),待温湿度稳定后,对比校准仪与传感器读数(此时需确保校准仪探头具备低温工作能力,耐温≤-40℃)。若偏差≤±2.5% RH(低温下允许轻微放宽),校准完成;若偏差超标,需检查传感器加热套(若配备)是否正常工作,排除低温凝露导致的读数偏差后重新校准。


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干扰因素:校准过程中禁止启动设备的加湿、除湿或制冷系统(除低温验证外),防止气流波动导致读数不稳定;同时远离试验腔周边的热源、水源(如加湿器、空调出风口),避免局部环境温湿度异常影响校准结果。
安全操作规范:拆卸传感器时需确保设备断电,佩戴绝缘手套防止静电损伤传感器元件;低温校准验证时,开启箱门前需先将温度回升至 0℃以上,避免低温冻伤操作人员,同时防止腔内外温差过大导致传感器探头结露。
校准周期设定: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制定校准计划:每日运行的设备每 3 个月校准 1 次,每周运行 1-2 次的设备每 6 个月校准 1 次;若传感器经过维修或设备出现湿度控制异常(如湿度波动过大),需立即重新校准。
|
| |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