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首页 > 技术文章 > 快速温变测试箱的制冷管路结霜,是故障还是正常工况?

快速温变测试箱的制冷管路结霜,是故障还是正常工况?

点击次数:6 更新时间:2025-11-06
一、正常工况:蒸发器局部薄霜,可自动消退
快温变高低温实验箱的制冷系统依赖 “压缩机 - 冷凝器 - 膨胀阀 - 蒸发器" 的制冷剂循环,其中蒸发器需通过制冷剂蒸发吸收热量实现降温,低温蒸发器与空气中水分接触时易形成结霜,符合以下特征即为正常:
  1. 结霜部位局限:仅出现在舱内蒸发器翅片或连接管表面,冷凝器、压缩机进出口管路无结霜;

  1. 结霜形态轻微:霜层厚度≤2mm,呈白色疏松状,无结冰硬化现象,且随设备运行自动变化 —— 如在 - 40℃低温测试启动初期结霜,温场稳定后(约 30 分钟内)霜层逐渐变薄或维持动态平衡;

  1. 不影响设备性能:快温变速率(如 20℃/min)、控温精度(±0.3℃)均符合设定标准,压缩机无频繁启停,设备运行噪音正常(≤65dB)。

  2. 638489442327667330410.jpg

这种正常结霜多发生在三大场景:①设备从高温向低温快速切换时(如 180℃降至 - 70℃),舱内湿热空气与蒸发器接触;②开启湿度功能进行温湿耦合测试时,高湿环境加速水分凝结;③设备启动或长期停机后重启,管路残留水分遇冷凝结。多数快温变高低温实验箱内置自动除霜系统(如热气旁通除霜),可在不中断测试的前提下消除薄霜。
二、异常故障:全域厚霜或特定部位结霜,伴随性能衰减
若制冷管路出现 “霜层过厚、部位异常、持续不退" 且伴随设备性能下降,则属于故障,核心原因及特征如下:
  1. 制冷剂异常导致的结霜:

  • 制冷剂不足:蒸发器仅入口处结霜,其余部位无霜或霜层不均,同时快温变速率下降(如从 15℃/min 降至 8℃/min),低温段(-60℃以下)无法达到设定温度;

  • 制冷剂过量:冷凝器出口管路及压缩机回气管结霜,霜层逐渐向压缩机壳体蔓延,导致压缩机散热不良,运行温度升高(超过 90℃),存在过载烧毁风险。




  1. 膨胀阀故障导致的结霜:

膨胀阀负责控制制冷剂流量,若阀芯堵塞或调节失灵,会导致制冷剂供液异常 —— 堵塞时蒸发器仅局部点状结霜,供液过多则蒸发器整体结霜并延伸至回气管,且霜层厚度持续增加(超过 5mm),需停机手动除霜才能消退。
  1. 风量不足导致的结霜:

快温变高低温实验箱依赖风机将舱内空气吹过蒸发器实现均匀降温,若风机故障(如转速下降、叶片积尘)或进风口堵塞,气流循环不畅会导致蒸发器散热受阻,翅片整体结霜并硬化成冰,舱内温场均匀性偏差扩大至 ±2℃以上,无法满足 GB/T 2423.1 高低温试验标准。



三、鉴别与处理:三步快速判断,针对性解决
  1. 快速鉴别(停机检查法):暂停快温变程序,切断电源 30 分钟后观察 —— 正常结霜会自然融化,故障结霜需手动除霜,且融化后仍存在性能问题;

  1. 应急处理措施:

  • 轻微异常(霜层 3-5mm):开启设备除霜功能,清洁进风口滤网(若堵塞),重启后观察性能是否恢复;

  • 严重异常(霜层>5mm 或性能衰减):立即停机,联系售后检测制冷剂压力(正常范围 0.1-0.8MPa,因温区而异)、检修膨胀阀及风机,禁止用尖锐工具铲霜(避免损伤蒸发器翅片);

  1. 预防措施:每月清洁蒸发器翅片及风机,每季度检测制冷剂压力,在高湿测试后及时排空舱内余湿,可降低 80% 的异常结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