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出现 “低温降不下去” 的故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出现 “低温降不下去” 的故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点击次数:5 更新时间:2025-08-12

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作为模拟环境的核心设备,其低温段性能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当设备出现 “低温降不下去" 的故障时,需从制冷系统、结构密封、控制逻辑等多维度排查,以下为常见原因解析。

638835011400688528965.jpg


制冷系统冷媒异常是首要排查方向。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多采用多级复叠制冷系统,若低温级冷媒(如 R23)泄漏,会导致蒸发温度上升,无法达到 - 80℃以下低温。可通过压力表观察低压侧压力,若静态压力低于 0.05MPa,大概率存在泄漏点。此外,冷媒充注量不足或混入空气也会影响制冷效率,表现为降温速率放缓至 2℃/min 以下,需通过专业设备重新抽真空并定量充注。某新能源实验室案例显示,因冷媒泄漏未及时处理,设备温度从 - 100℃升至 - 60℃,导致动力电池低温性能测试数据失真。

638492935182075459688.jpg



压缩机与换热器性能衰减也会引发故障。长期运行后,压缩机阀片磨损可能导致排气效率下降,表现为运行电流低于额定值 10% 以上。冷凝器若积尘厚度超过 0.5mm,散热效率会降低 30%,尤其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冷凝压力升高会触发压缩机保护。大型设备的蒸发盘管若结霜厚度超过 5mm,会阻断换热,需检查自动除霜系统是否失效 —— 如化霜加热器损坏或温度传感器漂移,导致除霜周期紊乱。


638492935175825078357.jpg



结构密封与负载问题不容忽视。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工作室容积大,若门体密封胶条老化(尤其在 - 80℃以下环境中易硬化开裂),漏热率会骤增 50% 以上。舱体保温层若出现空洞,或观察窗双层玻璃起雾,也会导致冷量流失。此外,当测试负载超过设备额定负载 30%,或高热容样品直接接触蒸发器表面时,会造成局部冷量被过度消耗,表现为舱内温度在 - 50℃以下停滞。某航空航天测试中,因同时放置 3 个大型金属部件,设备低温段降温耗时延长至正常状态的 2 倍。
控制与传感器故障易被忽视。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若在低温段漂移超过 ±2℃,会导致控制系统误判舱内温度,提前切断制冷输出。PID 控制参数设置不当,如低温段比例带过小,会引发压缩机频繁启停,无法稳定建立低温环境。部分大型设备的制冷电磁阀若卡滞在半开状态,会导致冷媒流量不足,需通过 PLC 程序监控电磁阀动作反馈信号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