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对设备稳定性有何要求?

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对设备稳定性有何要求?

点击次数:5 更新时间:2025-08-12

结构系统的抗疲劳稳定性不可忽视。大型设备工作室容积通常在 500L 以上,频繁的高低温交变会引发舱体材料热胀冷缩,需采用 316L 不锈钢内胆与蜂窝式加强结构,确保 - 150℃~150℃循环测试后无变形、漏热现象。门体密封采用多层硅橡胶复合结构,在 - 80℃低温下仍保持弹性,漏热率控制在 5% 以内。某航空航天实验室数据显示,结构稳定性不足的设备在经过 200 次温变循环后,舱体密封性下降 30%,导致低温段控温精度失效。

638496395987487361382.jpg


核心部件的运行稳定性决定设备寿命。压缩机、风机等运动部件需满足 10000 小时运行要求,采用油位平衡技术避免低温下润滑油凝固;传感器选用进口铂电阻,在 - 200℃环境下漂移量≤0.1℃/ 年。智能控制系统需具备自适应调节能力,当检测到部件性能衰减时,自动补偿输出参数,例如蒸发器结霜厚度超过 2mm 时,系统可启动动态除霜程序,确保降温速率稳定在 5℃/min 以上。


638496396684688009731.jpg


负载适应性的稳定性是应用关键。设备需在满负载(≥500kg)状态下保持温变性能,风道设计采用全域气流扰动技术,使负载遮挡区域与空旷区域的温差≤±3℃。针对动力电池包等高热容样品,需配备辅助加热 / 制冷模块,在样品自身发热时仍能维持设定温度。某车企测试数据表明,负载适应性差的设备会导致电池模组测试温差达 5℃,直接造成容量测试偏差超过 8%。


638496396695994516489.jpg



数据采集的稳定性保障结果有效性。设备需具备 16 位以上数据采集精度,采样频率≥10Hz,确保捕捉温度骤变过程中的细微波动;数据存储系统需支持掉电续存功能,避免测试中断导致数据丢失。同时,设备需通过 CNAS 认证的计量校准,每年温湿度示值误差校准结果需在 ±0.3℃/±2% RH 范围内,确保测试数据的溯源性与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