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皓天与新能源企业深度合作,快速温变测试箱推动电池技术创新
点击次数:39 更新时间:2025-07-23
广东广皓天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与国内某头部新能源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依托广皓天全链条本地化制造的快速温变测试箱,构建动力电池材料耐温性能评估新体系。这一合作已推动新型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15%,低温续航里程增加 20%,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支撑。

此次合作聚焦动力电池研发痛点,针对性开发的快速温变测试箱可模拟 - 40℃至 85℃的温度循环,通过 10℃/min 的线性温变速率,精准捕捉电池材料在 1000 次循环中的性能衰减曲线。设备搭载的多段程序控制系统,能复现从极寒到高温的复杂工况,如 "(-40℃静置 2h)→(5℃/min 升温至 25℃)→(85℃循环 100 次)" 的测试流程,模拟电池在东北严寒与南方酷暑中的实际使用场景。 在新型磷酸锰铁锂电池测试中,该设备发现电极材料在 - 20℃至 60℃循环 300 次后,界面阻抗会出现阶跃式增长。基于这一关键数据,合作团队优化了电解液配方,使电池在 - 30℃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从 58% 提升至 72%。某新能源车企验证显示,采用该技术的电池包通过 400 次快速温变循环后,容量衰减率控制在 8% 以内,远超行业 15% 的平均水平。

测试效率的跃升成为技术迭代的加速器。传统设备完成一轮电池寿命评估需 72 小时,广皓天快速温变测试箱通过智能负载模拟与数据并行采集技术,将时间压缩至 36 小时,且测试数据重复性提升至 98%。该新能源企业研发负责人表示,借助这套评估体系,新型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周期缩短 6 个月,研发成本降低 3000 万元。
双方还联合建立 "电池耐温性能数据库",已收录 200 余种电极材料、电解液配方的测试数据,形成覆盖材料筛选、电芯测试、pack 验证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其中基于快速温变测试的 "电池热失控预警模型",可提前 50 次循环预测潜在风险,相关技术已申请 8 项发明。

广皓天总经理表示,合作验证了国产测试设备在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下一步将针对固态电池研发需求,开发 - 70℃至 120℃的超宽温域测试设备。业内专家认为,这种 "设备研发 + 产业应用" 的协同模式,将推动我国动力电池技术从跟随创新迈向创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