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固态电池量产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温度冲击试验箱成车企供应链设备

固态电池量产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温度冲击试验箱成车企供应链设备

点击次数:39 更新时间:2025-07-18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被视作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固态电池逐步向量产阶段迈进,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面临着的严苛考验,温度冲击试验箱由此成为车企供应链准入的关键设备,固态电池量产正式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

固态电池量产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


固态电池内部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极大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但与此同时,这种新型电池结构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在高温环境下,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间的界面稳定性易受影响,导致电池内阻增大、容量衰减加速;而在低温条件下,离子传导速率大幅降低,严重制约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与功率输出。例如,当温度从炎热夏日的 40℃骤降至冬季的 - 20℃时,部分固态电池的容量衰减率可达 15% - 20%,严重影响车辆续航里程。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各大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温度冲击试验箱。此类设备能精准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遭遇的温度变化场景,如从极寒的高纬度地区瞬间进入酷热的沙漠环境,或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的温度骤升骤降。通过对电池进行反复的温度冲击测试,车企可提前发现电池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方面存在的潜在缺陷,进而针对性地加以优化。


固态电池量产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


目前,行业内针对固态电池的温度冲击测试已形成一系列严格标准。以某车企为例,其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固态电池必须在 - 40℃至 85℃的温度区间内,完成至少 1000 次循环的温度冲击测试,且在测试结束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不得低于 90%,内阻增幅不得超过 15%。这一标准远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测试要求,充分体现了固态电池量产验证的严苛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冲击试验箱已展现出强大的作用。某电池企业在研发一款新型硫化物固态电池时,借助温度冲击试验箱发现,电池在经过 500 次 - 30℃至 60℃的温度冲击循环后,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界面出现微裂纹,导致电池性能大幅下降。基于这一发现,企业迅速调整了材料配方与制造工艺,成功解决了界面稳定性问题,使电池在经过 2000 次循环测试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


固态电池量产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量产进程的加速推进,温度冲击试验箱作为保障电池性能可靠性的关键设备,其市场需求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相关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内,用于固态电池测试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市场规模将突破 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
业内专家指出,固态电池量产迈入 “严苛验证时代",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温度冲击试验箱等测试设备,建立完善的严苛验证体系,车企能够有效提升固态电池的产品质量与性能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