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应力分布失真:装夹过紧会使柔性材料边缘产生预紧应力,叠加弯折应力后,易导致微裂纹提前萌生,误判材料疲劳寿命;装夹过松则会造成样品滑移,无法精准复现设定的弯折半径与角度,力 - 位移曲线波动异常。
样品二次损伤:刚性装夹面未做防护处理时,会刮伤柔性材料表面导电层或封装层,尤其对 10μm 以下超薄薄膜,可能直接导致测试过程中材料断裂,与实际服役失效模式不符。
数据重复性差:装夹位置偏移、夹持力不一致,会使同一批次样品的弯折受力点偏离中心,导致测试数据离散度超过 15%,无法满足研发或量产检测的一致性要求。

依据柔性材料厚度(10μm-5mm),选择 U 型弯折试验机适配的夹持模块:超薄样品(≤100μm)选用硅胶防滑衬垫,中厚样品(100μm-5mm)选用聚氨酯弹性夹具,避免夹持面损伤样品。
校准 U 型弯折试验机的夹持机构,确保上下夹头平行度,依托设备自带的定位校准功能,将夹头中心与弯折轴中心线对齐。
裁剪试样至标准尺寸:长度 50-100mm、宽度 10-20mm,边缘无毛刺、缺口,避免应力集中点影响测试。

放置样品:将柔性材料平整铺展在U 型弯折试验机下夹头,确保样品测试段与弯折轴垂直,两端超出夹头边缘 5-10mm,避免夹持部位参与弯折。
调节夹持力:通过 U 型弯折试验机的精密调压旋钮,设定夹持力为 0.1-5N(超薄样品取 0.1-0.5N,中厚样品取 1-5N),以 “样品无滑移、表面无压痕" 为标准。
检查样品状态:确认柔性材料无褶皱、无拉伸变形,导电层或功能层未出现肉眼可见损伤。
验证参数匹配:核对 U 型弯折试验机的弯折半径、角度等参数与装夹样品的适配性,确保夹头运动轨迹与设定参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