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的 “常温启动" 与 “低温启动" 区别显著,核心差异集中在制冷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保护机制、能耗效率及启动时长上,直接影响设备稳定性与测试效率。两种启动方式的适配设计,是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应对不同环境与测试需求的关键技术亮点,需结合实际场景合理选择。
而 “低温启动" 通常指设备在低温环境(环境温度≤10℃,或设备上次测试后未回温至室温即重启)下启动,此时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的制冷系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压缩机润滑油因低温粘度显著升高(可达 25-30mm²/s,较常温时增加 2-3 倍),流动性变差,若直接启动,压缩机轴承摩擦阻力会激增,可能导致线圈过载;二是制冷剂在低温管路内易凝结成液态,可能引发 “液击" 风险(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气缸,导致活塞无法正常压缩),直接损坏压缩机。某北方实验室案例显示,冬季环境温度 - 5℃时,未开启低温保护直接启动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3 分钟后压缩机出现异响,停机检查发现润滑油已凝固在轴承处。
而低温启动时,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需启动 “多重预热保护流程":首先通过内置的电加热模块(功率通常 300-500W)对压缩机腔体预热,将润滑油温度提升至 15℃以上(降低粘度至正常范围),预热时长根据环境温度需 5-15 分钟(环境温度 - 5℃时需 12 分钟);同时,温控系统会先控制加热模块将内胆温度升至 10℃以上,避免制冷剂在管路内过度凝结;待压缩机与管路状态达标后,才逐步激活制冷系统,且初始制冷功率仅为额定功率的 60%,持续 10 分钟后再升至满负荷。这一过程使低温启动总时长显著增加,例如同样目标温度 - 40℃,低温启动需 60-70 分钟,较常温启动延长 5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