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作为多场景环境模拟设备,能否同时测试 3 个不同材质样品、是否影响温场均匀度,需结合设备设计特性、样品属性及操作规范综合判断。在满足合理条件的前提下,该设备可实现多材质同测且维持温场稳定,核心在于规避材质特性对设备温控系统的干扰,保障测试数据精准性。
但不同材质特性可能对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的温场均匀度产生潜在影响,需重点关注两类风险。一是导热率差异导致的局部温场波动:金属材质导热率(如铝约 237W/(m・K))远高于塑料(如 PP 约 0.2W/(m・K))与陶瓷(如氧化铝约 30W/(m・K)),若金属样品体积过大或贴近温度传感器,可能导致局部区域升温 / 降温速率快于其他位置,使温场偏差临时超出 ±1℃;二是特殊材质的物理反应干扰:部分材质(如含挥发性成分的塑料)在高温(如 120℃以上)测试中可能释放气体,若气体附着于风道或传感器,会影响温度感知精度,间接破坏温场均匀性。
为规避上述问题,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的温场保障设计与操作规范需协同发力。设备层面,主流机型搭载 “动态气流补偿系统",当检测到局部温场偏差超过 0.5℃时,会自动调节对应区域的风量,例如针对高导热金属样品附近,可提升局部风速至 2m/s(常规区域 1.5m/s),平衡温度传导差异;部分机型还配备独立样品架(如隔热陶瓷材质),可阻断样品间的热传递干扰。操作层面,需遵循三大原则:一是样品预处理,去除挥发性成分(如塑料样品提前在 80℃烘干 2 小时);二是摆放位置,将高导热材质样品远离温度传感器(传感器通常位于工作室中部),且避免贴近风道出风口;三是参数适配,若测试温变速率较高(如 10℃/min 以上),可适当降低总样品数量或增大间距,减少气流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