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在环境可靠性测试领域,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凭借紧凑体积与高效温变能力,成为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核心测试设备。其制冷系统作为控温核心,单级制冷与复叠制冷技术的选择,直接决定设备适用温域范围,进而影响测试场景的适配性,二者在温域覆盖与技术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单级制冷技术来看,其核心是通过一套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组成的制冷循环实现控温,制冷剂在系统内单次完成压缩、冷凝、节流、蒸发的热力过程。该技术的优势在于结构简洁、成本较低且运行维护便捷,适配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对 “小型化"“易维护" 的需求。但受限于制冷剂物理特性与单级压缩比,其适用温域存在明显上限:常规情况下,单级制冷技术的可控温度多在 - 40℃至 - 30℃之间,温度则普遍可达 150℃-200℃。当测试需求低于 - 40℃时,单级压缩会导致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压力过低,易出现压缩机 “液击" 风险,同时制冷效率大幅下降,无法满足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对低温段稳定控温与快速温变的要求。因此,单级制冷技术更适合对低温需求不苛刻的场景,如电子元件的常温至 - 30℃高低温循环测试。
而复叠制冷技术则针对低温测试需求优化,采用两套独立制冷系统(高温级与低温级)串联工作,通过 “接力制冷" 突破温域限制。高温级系统采用中温制冷剂(如 R404A),完成常温至 - 40℃的制冷;低温级系统则使用低温制冷剂(如 R23),在高温级冷却基础上,进一步将温度降至更低范围。这种双重循环设计,让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的可控温度可延伸至 - 80℃甚至 - 100℃,温度同样能覆盖 150℃-200℃,实现 “宽温域全覆盖"。不过,复叠制冷技术结构更复杂,需两套压缩机协同工作,对设备集成度要求更高,更适配快温变小型高低温试验箱在航空航天、精密传感器等行业的应用 —— 例如对材料在 - 60℃至 180℃温变下的性能测试,复叠制冷能确保低温段的控温精度与温变速率,避免单级制冷的效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