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首页 > 技术文章 > 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的制冷方式有哪些?二元复叠制冷适合什么场景?

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的制冷方式有哪些?二元复叠制冷适合什么场景?

点击次数:1 更新时间:2025-10-13
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三大主流制冷方式

单级压缩制冷是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的基础制冷方案,通过单台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循环,依托 R134a 等中温制冷剂实现 -20℃至 150℃的温域控制。该方式结构简单、运维成本低,制冷响应速度快,适合消费电子芯片的常规温变测试,如手机芯片的高低温性能验证,能满足日常测试中对温变速率 5℃/min 以内的需求,在中低端测试场景中应用广泛。

638489442327667330410.jpg


节流制冷则通过高压气体节流膨胀产生低温,可实现 -80℃以下超低温,但存在明显局限。其制冷效率低,需持续消耗高压气源,且温场稳定性差,温度波动可达 ±2℃,仅适用于实验室小批量、短时间的特殊测试,如航天芯片的单次低温耐受实验,难以匹配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在半导体量产中高频次、长时间连续运行的需求,应用场景相对狭窄。


638592243698018415661.jpg


二元复叠制冷是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针对测试开发的核心技术,由高温级与低温级两套独立系统协同工作。高温级采用 R404A 制冷剂,为低温级提供冷却;低温级使用 R23 制冷剂,突破单级制冷瓶颈,实现 -80℃至 150℃超宽温域覆盖。该方式兼顾制冷效率与控温精度,温度波动可控制在 ±0.5℃以内,温变速率达 20℃/min,成为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应对场景的关键方案。

638493066816084897973.jpg



二元复叠制冷的核心适配场景
在车规级芯片测试中,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的二元复叠制冷系统可精准模拟寒区冬季环境,稳定维持 -40℃至 -30℃低温,配合 5℃/min 的温变速率,完成芯片低温启动、信号传输稳定性等测试,确保芯片在严寒条件下可靠运行,满足汽车电子行业严苛标准。
航空航天芯片测试对低温要求更为严苛,部分芯片需耐受 -60℃以下环境。广东快速温变试验箱依托二元复叠制冷技术,优化两级压缩机配比与换热结构,可稳定输出 -80℃超低温,且持续运行时温度波动小,为航空芯片在高空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验证提供精准环境模拟,保障航天设备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