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首页 > 技术文章 > 实验室用错动折弯测试设备,需要定期做计量校准吗?

实验室用错动折弯测试设备,需要定期做计量校准吗?

点击次数:158 更新时间:2025-09-29

在材料检测实验室中,错动折弯测试设备作为模拟复杂工况、获取精准抗折性能数据的核心工具,其检测精度直接决定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然而,设备长期运行后,受机械磨损、环境干扰等因素影响,关键参数易出现偏差,因此定期开展计量校准是保障错动折弯测试设备性能稳定的必要措施,也是实验室数据溯源与质量管控的核心环节。

 

638575286423881662393.jpg

 

从技术原理来看,错动折弯测试设备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双轴协同实现 “折弯 + 错动” 复合工况模拟,其精度依赖于传动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的协同稳定性。例如,设备的折弯角度控制依赖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精准配合,错动位移精度则与导轨平行度、传动间隙密切相关。长期使用后,丝杠磨损可能导致定位误差增大,力值传感器受温度、振动影响可能出现零点漂移,若未及时校准,易造成检测数据失真 —— 如某实验室曾因未校准设备,导致某合金材料抗折强度测试值偏差达 12%,直接影响材料研发结论的准确性。

 

638576787398731208402.jpg

 



从行业规范与标准要求来看,无论是 ISO 国际标准、GB 国家标准,还是实验室 CNAS 认可准则,均明确要求错动折弯测试设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校准内容需覆盖设备核心性能指标:其一,几何精度校准,包括折弯角度示值误差(需控制在 ±0.1° 内)、错动位移示值误差(精度需达 ±0.01mm),确保设备能精准复现设定工况;其二,力值精度校准,通过标准测力仪对设备力值传感器进行多点标定,保证力值测量误差不超过 ±0.5% FS,避免因力值不准导致材料失效临界点误判;其三,数据采集系统校准,校验高频采集模块的采样频率与数据传输稳定性,确保能准确捕捉材料微裂纹萌生的瞬间信号。

 

638828984142539638606.jpg

 



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错动折弯测试设备的校准周期需结合使用频率与工况调整:常规实验室设备建议每 12 个月校准 1 次;若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精度检测领域,或设备日均运行时长超过 4 小时,建议缩短至 6 个月 1 次;设备经过重大维修(如更换传动部件、传感器)后,需立即进行校准并重新确认精度。此外,实验室还需建立校准档案,记录每次校准数据与偏差修正方案,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合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错动折弯测试设备的计量校准需由具备 CNAS 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执行,校准过程需遵循 JJF等专用计量技术规范,确保校准结果溯源性。通过定期校准,不仅能保障设备检测精度,更能为材料研发、产品质量管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避免因设备误差导致的研发失误或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