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 products
从结构设计与材质角度来看,试验箱内体多采用 SUS#304 耐热耐寒不锈钢板,厚度一般在 1.2mm 左右,内部结构全无缝焊接。外箱则通常为电解钢板,经酸洗磷化后进行高级粉体烤漆处理。保温材质常选用德国拜耳耐火级高强度 PU 聚氨酯发泡保温绝缘材料,再搭配超细玻璃纤维。这种结构设计与材质选用旨在减少热量传递,但无法杜绝。例如,当箱内处于高温状态(如 100℃)时,尽管保温层可有效阻碍热量向外扩散,但不锈钢内箱壁与箱内高温空气直接接触,温度会快速上升接近箱内空气温度,不过由于箱体结构的散热,箱壁外侧温度会低于内侧,且低于箱内空气温度;在低温状态(如 - 40℃)下,箱内空气的低温会使内箱壁温度降低,可外部环境热量仍会缓慢向内传递,导致箱壁温度高于箱内空气温度 。
设备运行中的热交换过程对温度差异影响显著。试验箱工作时,制冷与制热系统持续调节箱内空气温度。以制冷过程为例,蒸发器吸收箱内空气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此时箱内空气与箱壁之间存在温度梯度,热量从箱壁向空气传递,箱壁温度高于箱内空气温度。而在制热阶段,加热元件使空气升温,箱内空气又将热量传递给箱壁,箱壁温度滞后于空气温度变化,在升温初期箱内空气温度高于箱壁温度 。
此外,试验箱的使用时长与维护情况也会影响温度差异。随着使用时间增加,保温材料老化、密封性能下降等问题出现,热量传递加剧,箱壁与箱内空气温度差异可能增大。例如,使用 5 年后的试验箱,若未及时更换老化的保温材料,在高温测试时,箱壁温度与箱内空气温度差值可能从原本的 2 - 3℃上升至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