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灯管的辐射原理?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灯管的辐射原理?

点击次数:5 更新时间:2025-07-15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灯管的辐射原理是实现精准模拟自然紫外环境的核心,其本质是通过气体放电过程产生特定波段的紫外辐射,这一过程涉及能量激发、光谱选择与强度调控三个关键环节。

638493977482125559414.jpg


灯管的基本结构为密封的石英玻璃管,内部充有汞蒸气(压力约 0.001-0.01Pa)及少量氩气。当电极施加高压时,氩气首先被电离形成放电通道,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与汞原子发生碰撞并传递能量,使汞原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处于高能级的汞原子极不稳定,会在约 10 纳秒内自发跃迁回基态,释放的能量以光子形式辐射出去,形成 253.7nm(占比约 70%)和 185nm(占比约 10%)的紫外光谱,这是灯管辐射的初始能量来源。

为匹配自然太阳光的紫外波段,灯管需通过管壁涂层实现光谱调整。UVA-340 灯管采用特殊的荧光粉涂层,能将 253.7nm 的短波紫外转换为 320-400nm 的长波紫外,其中 340nm 波长的辐射强度,与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紫外分布高度吻合(匹配度达 90% 以上)。UVB-313 灯管则通过石英玻璃的透波特性筛选,保留 280-320nm 的中波紫外,其 313nm 波长的辐射能量占比超过 60%,适用于加速老化测试。





辐射强度的调控依赖于灯管功率与工作温度的协同控制。当灯管功率从 40W 提升至 80W 时,汞蒸气的激发效率提高约 40%,辐射强度呈线性增长,但超过 100W 后会因汞原子过度电离导致能量转换效率下降。同时,灯管表面温度需维持在 40-60℃的区间,温度过低会导致汞蒸气压力不足,辐射强度下降 20%-30%;温度过高则会使管壁涂层老化加速,缩短灯管使用寿命。
不同类型灯管的辐射特性差异源于内部气体配比与涂层技术。QUV 系列灯管通过调整氩气与汞的比例(约 5:1),实现辐射强度的长期稳定性(衰减率每月≤2%);而国产通用型灯管因工艺差异,同一批次的辐射强度偏差可达 ±10%。这种原理层面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灯管在模拟自然老化时的精准度差异,也是选择灯管时需考量的核心因素。
理解这一辐射原理有助于优化灯管的使用与维护:避免频繁启停(每次启动会导致 3-5% 的汞损耗)、控制环境温度波动(±5℃内)、定期清洁管壁(灰尘会使辐射强度下降 15% 以上),这些措施均基于对灯管能量转换过程的精准把控,以确保其辐射性能的稳定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