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下载 > 快温变实验箱的 “除霜周期” 是多久?会影响连续测试的稳定性吗?
快温变实验箱的 “除霜周期” 是多久?会影响连续测试的稳定性吗?
点击次数:26 发布时间:2025/8/8
提 供 商: |
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
JPG |
图片类型: |
JPG |
下载次数: |
0 次 |
资料类型: |
JPG |
浏览次数: |
26 次 |
|
详细介绍: |
影响除霜周期的因素 设备运行环境 若快温变高低温实验箱处于湿度偏高的环境,箱内水汽含量大,在低温制冷阶段,蒸发器表面极易结霜。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相对湿度常常超过 80%,此时快温变实验箱的除霜周期可能从常规的 30 至 40 小时缩短至 10 至 15 小时。而在干燥的北方地区,若环境相对湿度维持在 30% 至 40%,除霜周期则会适当延长,可达 50 至 60 小时。 测试样品特性 当测试的样品本身含水量较高,或者在测试过程中会释放水汽,这会加快箱内的结霜速度。举例来说,在进行食品保鲜材料的快温变测试时,由于食品中的水分持续蒸发,实验箱的除霜周期可能从标准的 40 小时缩短至 20 小时左右。反之,若测试的是金属、陶瓷等几乎不产生水汽的样品,除霜周期便会相应变长。 制冷系统性能 不同的制冷系统在除霜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采用热气旁通除霜技术的制冷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化霜,可适当延长除霜周期。比如,某些快温变实验箱,通过优化热气旁通管路的设计与控制逻辑,使除霜周期从传统的 30 小时延长至 45 小时。而老旧的制冷系统,由于除霜效率低,除霜周期可能更短,频繁除霜会对设备运行产生影响。 
除霜对连续测试稳定性的影响 温度波动 在除霜过程中,实验箱内的温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以常见的电加热除霜方式为例,在启动除霜程序时,蒸发器表面的温度会快速上升以融化霜层,这会致使箱内局部温度瞬间升高,进而影响整体温度场的均匀性。一般情况下,温度波动范围在 ±2℃至 ±5℃之间。倘若测试对温度精度要求如芯片可靠性测试要求温度波动控制在 ±0.5℃以内,这种由除霜导致的温度波动就可能干扰测试结果,使芯片性能数据出现偏差,影响对芯片可靠性的准确评估。

湿度变化 除霜时,霜层融化成水,部分水汽会重新进入箱内的空气循环,导致箱内湿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在一些对湿度需要严格控制的测试中,比如对电子元器件在温湿度交变环境下的可靠性测试,湿度的突然变化可能引发元器件表面结露,影响测试结果。例如,在湿度要求控制在 40% 至 60% RH 的测试中,除霜时湿度可能瞬间飙升至 80% 至 90% RH,破坏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翻译图片 |
|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