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愁快速温变中样品结霜?智能除霜零干扰,这问题没解决?
点击次数:117 更新时间:2025-07-15
结霜原因剖析
快速温变试验中,样品从高温迅速降至低温,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极易在样品表面凝结成霜。这是因为当低温样品表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高于样品表面,就会在样品表面释放热量,从气态转变为固态,形成霜晶。像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的耐候性测试里,这种现象尤为常见。而且,箱内湿度越高、温变速率越快,结霜情况往往就越严重。例如,当湿度达到 90% RH,温度从 80℃在短时间内骤降至 10℃,样品表面大概率会快速结霜。 
智能除霜技术工作原理
智能除霜技术依托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协同运作。设备内置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箱内温度、湿度以及样品表面状况。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样品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且有结霜趋势,智能控制系统即刻启动除霜程序。
除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热除霜,通过在试验箱内胆或样品架设置加热元件,当系统判定需要除霜时,加热元件迅速升温,将热量传递给样品表面,使霜层快速融化,融化后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及时排出箱外。另一种是气流除霜,利用风机改变箱内气流走向与速度,高速气流吹拂样品表面,破坏霜晶的形成条件,同时带走已形成的霜晶。这两种方式可单独使用,也能根据实际情况组合运用,实现高效除霜。


智能除霜技术优势显著
智能除霜技术精准度传统除霜方式常因无法精准判断结霜时机,要么除霜过早浪费能源,要么除霜过晚影响试验。智能除霜技术凭借实时监测数据,能精准把握除霜时机,除霜准确率高达 98% 以上。比如在某电子电器材料老化测试中,智能除霜系统精准识别结霜风险,在霜晶刚有形成迹象时就启动除霜,避免了霜层对样品性能测试的干扰。
它还能少对试验的干扰。在除霜过程中,智能控制系统会根据试验进程与箱内环境,自动调整除霜强度与时间,将除霜对箱内温度、湿度以及紫外线辐照强度的影响降至。经测试,采用智能除霜技术,在除霜期间箱内温度波动可控制在 ±0.3℃以内,湿度波动控制在 ±1% RH 以内,基本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