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微机电系统(MEMS)振动传感器与电磁振动台的协同发展

微机电系统(MEMS)振动传感器与电磁振动台的协同发展

点击次数:8 更新时间:2025-05-22
概述

在现代工程与科研领域,对振动的精确测量与模拟至关重要。电磁振动台作为模拟振动环境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产品可靠性测试、材料性能研究等场景。而微机电系统(MEMS)振动传感器凭借其微小尺寸、低功耗、高灵敏度等特性,成为获取精准振动数据的关键部件。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MEMS 振动传感器能够实时、精确地感知电磁振动台产生的振动信息,为振动台的控制与优化提供反馈数据;电磁振动台则为 MEMS 振动传感器提供标准的振动测试环境,助力传感器性能的校准与提升。这种协同不仅提升了振动测试与模拟的精度和效率,还拓展了相关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精密电子等行业的应用边界 。

皓天鑫-电磁式振动台-白底图-800×800-240805-2 拷贝.jpg


工作原理
MEMS 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MEMS 振动传感器基于多种物理效应实现振动测量,常见的有压电效应、压阻效应和电容效应。以基于压电效应的 MEMS 振动传感器为例,其内部包含压电材料,当传感器受到外界振动作用时,内部质量块因惯性产生相对位移,对压电材料施加应力。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压电材料会在应力作用下产生与应力大小成正比的电荷,通过检测电荷的变化量,即可换算出振动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移等参数。基于压阻效应的传感器,则是利用振动导致敏感电阻的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来感知振动;基于电容效应的传感器,通过检测振动引起的电容变化来获取振动信息。这些 MEMS 振动传感器一般通过微加工工艺,将机械结构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微小芯片上,具备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的优势 。
电磁振动台工作原理

电磁振动台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振动。核心部件包括励磁线圈、动圈和台面。励磁线圈通入直流电流,在气隙中形成恒定磁场;动圈位于该磁场内,且与台面相连。当动圈通入交变电流时,根据安培力定律,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动圈受电磁力驱动,带动台面产生振动。通过调节输入动圈的交变电流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可精确控制振动台输出振动的幅值、频率和波形等参数,为各类测试提供稳定、可调节的振动环境 。

9.jpg


小型化与集成化优势
  1. 体积小巧便于集成:MEMS 振动传感器的微型化特点使其易于与电磁振动台集成。其尺寸通常在几平方毫米甚至更小,可直接安装在电磁振动台的关键部位,如台面、动圈等,实现对振动的近距离、实时监测,且不会对振动台的原有结构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这种集成方式不仅简化了系统布线,还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

  1. 系统集成度提升:MEMS 振动传感器与电磁振动台的协同推动了整个振动测试系统的集成化发展。将传感器、电磁振动台、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进行高度集成,形成一体化的振动测试设备。设备体积更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安装和运输;同时,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的通信与协同效率更高,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与易用性,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振动测试解决方案 。